新常态下畜牧业发展的信心与选择 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性

三农助农2024-01-20 07:02:25未知

新常态下畜牧业发展的信心与选择 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性

  现代养殖业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以养殖户为主,而是集多个学科、专业、工种组成的产业体系,专业、信息、技术、团队、管理、经营等都是从业者需要不断强化和升级的内容。

  一、畜牧业现状

  畜牧业陷入门槛低、专业化程度低、管理不规范、效益不稳定,而竞争日趋激烈、“养鸡”成“鸡肋”,将来肉鸡有1—1.5元纯利润(尽管现在大多数养殖户还没有摆脱亏损),蛋鸡有10—15元纯利润就不错了,猪、鸭、牛、羊、水貂、狐狸的日子也不好过,畜牧业从业者不要再觊觎暴利浮现,微利才稳定、稳定才安全。

  受季节、天气、节假日、疫情和行情影响,养殖业很不稳定,而且时常会剧烈波动,这本身就是硕大的风险,这不是消费本身的问题,而是从业人员的心理问题。

  畜产品总体供求平衡,区域性和阶段性供过于求(社会养殖满负荷、超负荷),整个产业发展受阻、但有极大的提升空间,缺乏专业判断的盲目发展是没有道理的,自然也就没有利益。

  二、从业者的弱点

  当前从业者的弱点是盲目、浮躁、贪婪,由此而诱发其在判断和决心上的商业心理(急功近利)、赌博心理(对不敢断定的维持)、追星心理(把梦想当梦想)、从众心理(过河随大流)、侥幸心理(应该没有问题)、投机心理(一定有希翼),于是我们对养殖形势的判断,对养殖业的把控就会“偏离”,甚至“背离”专业化的请求、标准、规范,而走入一种心理和决心区。这里面还有媒体、能手的推波助澜(有些并不专业),还有突发事件导致的劫难(舆论导向、政策调整、经济损失、心理负担等等)。

  惟独保持理性,我们的判断才更从容、正确,才干有效地规避风险。现在的养殖业已经走向微利,未来对风险的控制备受关注,从业者要在理性和专业化下对养殖做最坏的准备(心理底线)、向最好处力争(结果导向)。

  三、行情及走势

  当下行情。蛋鸡收益尚可。蛋价4.3—4.5元/斤,肉鸡就比较惨,长期持续的保底、甚至远远低于保底,不仅让养鸡户的利益成为水中月,也让屠宰场欲哭无泪,猪肉价格近期开始上涨。

  我们看行情,永远不要老盯着当下不眨眼。要研究为什么会这样?蛋鸡持续2—3年的微利甚至亏损,加上疫情的肆虐,心理、技术、经济上的多重压力让许多养户不得不退出,才有了2014年比较好的形势,但这里面还有个很大的隐患,就是蛋鸡现在的饲养条件和快速补栏的压力还是让未来弥漫了不断定性。肉鸡散养户是少了,但肉鸡规模化场却多了许多,要是供求没有大的变幻,受猪价的影响,鸡价是很难飞起来的,即使控制源头。肉鸡生产周期太短,发展很迅速,这是这个产业的特点。

  分析肉蛋奶的行情。永远不要忽视猪肉的影响。就目前来讲,猪的存栏量很大,这由猪料的销量和猪价的下滑可以得到清晰的印证,猪的周期相对长一些。肉鸡短期内不会有很好的价格。即使疫情加重,也不会对供求造成很大的影响。春天对肉鸡饲养来讲并不意昧着希翼和收获。进出口贸易对鸡蛋、鸡肉的影响很小。因为所占比例太低。

  四、消费透视

  1、消费文化

  国人考究美食文化,消费上呈现多元化,肉(猪肉、鸡肉、鸭肉、牛羊肉为主)、蛋(鸡蛋、鸭蛋、鹑鹑蛋、鹅蛋)、奶(牛奶、羊奶)、菜、果、水产、山珍、海味、五谷等消费品种类丰富。

  2、消费心理

  已经不是吃不起的问题,而是想不想吃、敢不敢吃的问题。

  3、消费能力

  1978年人均消费粮食225千克、肉类8.86千克,2012年人均消费粮食117.6千克,2013年人均消费肉类62.7千克(超过世界均匀水平)、人均禽蛋消费21.1千克(达到发达国家消费水平,存栏13—14亿只蛋鸡,人均一只鸡)、人均奶消费26.8千克(世界消费水平的1/4,空间还很大)。

  4、消费潜力

  出于对养生和减肥的考量,大部分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农村人口对肉、蛋、奶的消费将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状态甚至略有下降,农村消费将持续增长,但空间不是很大。国人食谱比较宽,在肉类消费中白羽鸡肉(年出栏50亿只)人均6.5干克(还有黄羽鸡淘汰种鸡和蛋鸡、鸭等家禽消费6千克左右、猪38千克、牛羊肉6千克、其他6千克)。人的消费是有限的,肉蛋奶的多元化和代偿性消费,很难一家孤大,所以我们在预料未来消费潜力的时候不能盲目猜测和凭空想象,去搞什么一枝孤秀。

  5、消费瓶颊

  安全事故、安全隐患、减肥的需要。

  五、兽医再定位

  医者自医,换脑筋、转观念、重新定位,以养为主、养防结合、防重于治。把养殖户培育成兽医是行业的悲哀。我们讲了多年的疫病防控,结果并不梦想,这个问题值得所有的从业人员和兽医反思。在当前情况下兽医要多研究流行病学,多在畜禽感染和疫病流行之前下功夫。

  首先做好外环境控制:在环保的前提下突出生物安全,全进全出、规划、清理、冲刷、消毒、隔离、环境监测,都要注重。

  专业人员要指导并配合饲养人员把好三大关:

  (1)喘一口:保障良好的空气质量,氧气>19.6%,氨气20ppm,呼吸道粘膜会受损伤;一氧化碳 100ppm会造成肉鸡缺氧;二氧化碳<3000ppm,相对湿度45%—65%,可吸入性灰尘<3.4mg/m3,这才是饲养管理的关键内容,也应该是兽医的关注点。

  (2)喝一口:关注饮水质量、定期化验水质、从硬度、酸碱度、含氟量、微生物是否超标来评价饮水的安全性。

  (3)吃一口:关注饲料品质和性价比、聚焦霉菌和霉菌毒素问题。

  做好应激控制,解决冷、热、闷、干燥、滋润、各种惊吓问题,在加温、脱温、通风、降温、换料中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接雏免疫分群扩群、淘鸡、出栏时遵循小心谨慎的“福利”原则。

  科学的免疫与保健,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和免疫经验,选择疫苗、免疫程序、免疫主意;同时制定综合性的动物保健方案,多维素、氨基酸、葡萄糖、益生素、糖萜素、芪黄素、干扰素、白细胞介素等等,提升畜禽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能力。

  做好防止与治疗,这只是个次要工作和补充。兽医的使命就是要逐渐泯灭“病”、进而最终泯灭“自己”、在职能上实现顺利转型。

  六、源头控制

  自从白羽肉鸡联盟成立以来,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真正尝到了“舍与得”的甜头。2012年、2013年祖代和父闹佞鸡无节制的扩繁,让这个产业供求严重失衡。2014年祖代鸡引进压缩到118万套,据说2015—2016年祖代会控制在110万套以内。白羽肉鸡在总量上会设置天花板,同时父闹佞场控制强制换羽和公鸡大量外流,不仅会规范白羽肉鸡的供种质量和数量,也会适度拘束杂交肉鸡的盲目扩张。

  目前看来,畜牧业的头号敌人不是行情而是疫情,这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兽药,兽药向来是个敏感的话题,其实规范兽药只要做到两点就可以了,杜绝生产禁用药(不生产了就不用再生怕使用问题,规范使用限用药(标注休药期,按期休药就可以);在养殖环节要尊重专业请求,不断推广处方用药(杜绝乱用药和滥用药,但处方资格并非以考代干)。

  饲料原料的源头把关和选用直接关系到饲料质量,需要业务主管部门监管、行业竟争和饲料厂自检自律来实现。

  凡是在源头能控制的工作,一定要做在养殖之前,否则健康养殖和食品安全就是一句空话,同时对于过程控制也要按标准进行监管,对于这点,各地业务主管部门任重道远,要加大培训、抽查和处罚力度。

  七、战略选择

  选择方向(养啥),战略(目标和规划)、环境(在哪)、模式(平养、网养、笼养)、规模(蛋鸡2万只以上、肉鸡6万只以上),母猪100头以上(自繁自养);集中人力、财力、技术、管理、经营能力,打造优势,建立真正的产品和消费品牌(而不是炒作概念,未来对品牌的界定会有营养、卫生、残留标准,不再是含糊的王婆卖瓜);聚焦品质和成本,物美价廉是相对的、也是有弹性的,成本控制包括绝对成本和摊销成本;战略合作,互利共赢,多赢,做擅长的事。

  八、信心与优势

  基于对自已的综合评价,正确和评估未来的养殖业。养殖业和种植业最大的不同就是,活的随时会死掉,“带毛的不好伺候”。基于自己的优势选择去留问题,有时候放弃也是智慧,产业在发展中升级、在升级中“优胜劣汰”,你没有能力淘汰辞人就得自我淘汰。目前养殖水平参差不齐,且差距很大,淘汰你的人永远是你自己。把养殖当事业来做,就得先做好自己。

  九、未来趋势

  未来畜牧业将如何发展?要实现健康养殖,保证食品安全,让养殖户不再亏损,产业链条上风险和利益分摊和分享更合理。要不断提升饲养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生产指标。这才是真正的发展,比盲目去扩大规模要安全可靠得多。

  养殖总量趋于稳定甚至会略有裁减(中等偏下水平的养殖户机会越来越少)。但生产指标提升空间还是很大的。要做到规模化基础上的专业化提高,专业人员向养殖环节集中,其他环节的专业技术人员面向养殖环节的综合服务将会更具体、更务实、更有效,不会再唱高调、喊口号。

  养殖业将会在专业化请求下,实现规范化和标准化运作。健康养殖“维护”食品安全,规范用药,病死鸡无害化处理必将得到全面的落实。环保、动保、人保齐头并进,行业信心和公信力渐次建立,最终取得消费者相信并重振消费信心。生产、加下、消费均衡配套,区域性产业瓶预将被打破。初级消费(厨房文化)和深加工(餐桌文化)多元化发展。

本文标签: 新常态  畜牧业  行业发展  养猪行情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