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以来,全国多地新冠肺炎疫情又出现反弹迹象,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学校、幼儿园及校外培训机构是人员密集场所,容易发生聚集性疫情,同时又面临春节、寒假的到来,人员流动频繁,管控难度提高,校园疫情防控的压力和风险逐步加大。为确保广大师生员工及家长度过一个安全祥和的假期,切断疫情在校园传播的渠道,我们提出以下倡议:
一.全面提升防控意识
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广大师生员工及家长要始终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做好常态化的疫情防控。每个人应养成“三种习惯”,强化“三种意识”,倡导“三种风尚”。
“三种习惯”:随身携带口罩和免洗手消毒剂等物品,在公共交通工具、电梯等密闭场所要全程规范佩戴口罩,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尽量减少与其他人员交流,与同乘者尽量保持距离。尽量避免直接触摸门把手、电梯按钮等公共设施,接触后要及时洗手或用速干手消毒剂等擦拭清洁处理;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做好重点部位的清洁消毒;注意勤洗手,“一米线”、公筷制、分餐制,咳嗽、打喷嚏时注意遮挡。
“三种意识”:有发热、咳嗽等症状要及时、规范就医,陪同人员做好个人防护,诊疗及核酸检测结果及时、准确报告学校和社区;主动向社区和单位报备个人及家庭成员疫情重点地区旅居史和人员接触史;接收快递包裹,在家清洗冷链食品时,佩戴一次性手套,打开货物前用酒精对其包装进行消毒。
“三种风尚”:春节期间不串门拜年,使用微信、视频、电话等非接触拜年;置办年货时,不购买来源不明的进口冷冻食品,不从中高风险地区、国(境)外网购、海淘物品;不邀请中高风险地区所在设区市人员来苏聚餐,家庭聚会尽量控制在10人以下。
二.严格加强健康管理
广大师生员工要严格执行三项制度。
1.严格执行请假报告制度。
春节、寒假期间提倡就地过节,不跨省出行,“非必要不离开,离开必请假”。教职员工向校长请假报告,学生向班主任请假报告,报告包括目的地、交通方式、往返日期、随行人员,以及可能接触的人员等。此外,应提前了解目的地疫情状况及防疫要求,准备好足量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提前规划行程,尽量避开疫情中高风险地区,直接返乡,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中途停靠、旅行和走亲访友,并妥善保管好车票、机票、船票等行程信息,以便疫情防控需要时查询和追溯。如往返途中身体出现发热、干咳、鼻塞、流涕、咽痛等症状应当及时就近就医,如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应当主动配合工作人员进行健康监测,并及时将有关情况报告学校。相关人员一旦身处疫情地区,要第一时间上报学校和社区。尤其是从境外或中高风险地区返通的教职员工(含家属)要主动配合将人员信息、健康状况和行动轨迹报告学校,确保防控措施精准到位、细之再细、不漏一环。
2.严格执行“三个不得”的要求。
所有师生员工不得赴境外(不含澳门地区)旅游探亲,不得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及其所在的设区市(地级市),身处中高风险地区的师生员工未经批准不得擅自返校。
3.严格执行人员流动中疫情防控的各项要求。
开学前14天积极配合学校落实“日测温”“日报告”制度,假期有中高风险地区所在设区市旅居史的一律执行“14+7+7”医学观察措施,即“14天集中医学观察+7天集中健康管理+7天社区居家健康监测”措施,入校(园)前必须提供7天内的核酸检测报告、健康码,且体温正常方可入校。
三.自觉配合人员管控
学校、幼儿园、校外培训机构继续实行封闭管理。非在校(园、培训机构)人员原则上一律不得入内,有特殊情况确需入校的,自觉做好进入人员体温检测、“苏康码”和行程轨迹查验,做好访客信息登记,佩戴好口罩。
寒假期间,学校不安排返校日或返校活动。培训机构严格控制班级人数(教室内人均面积不低于3平方米,且总数不得超过50人),每日落实师生健康监测制度。一旦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应立即向主管部门、属地社区汇报,并就近至医院发热门诊就诊,主动告知近14天活动轨迹及接触史。就医途中全程佩戴口罩,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要积极配合社区、学校(幼儿园)针对师生及家庭共同生活成员的流动信息的摸排,特别是“境外返通人员、中高风险地区返通人员、从事冷链食品等高风险行业人员”这三类的,要被列入学校重点关注对象,应主动向学校(幼儿园)报告,配合做好“一人一档”“专人专管”等措施。上述三类与师生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在解除隔离观察或居家观察阶段不与师生密切接触,确保师生不被家庭感染。
要认真执行南通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的《关于实施全民参与冬春季常态化防控十项措施的通告》和《全民抗疫健康行为“十要十不要”通告》相关要求,保护好自己和我们的家园。
广大师生员工及家长朋友们,疫情防控,从我做起。请大家增强信心,密切关注,积极防控。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为自己、为他人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学习生活环境。